欢迎访问辽宁省河南商会

心语感言话豫情(二十一)——感言分享人:徐海磊

2022-10-1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创业经历分享人

徐海磊

      辽宁省河南商会会员,明廉小骨羊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      1984年出生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淮阳(河南周口市),一千年看北京,三千年看西安,六千年看淮阳。
      2000年离开古城来到沈阳创业发展,那年16岁。靠的就是一股热情和不忘的家乡情怀闯东北。经过许多磨难,2004年创立门店“兄弟串吧”。
      22年的今天,经营音乐串吧,金家烧麦,明廉小骨羊等八家分店。每一家店的食材我都进行了严格把关,每一家店名都简简单单,却蕴含了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”的哲学奥义。
      河南老家风俗是儿时的记忆“人要懂得感恩”。十几年来,我不曾忘记家乡父老,同时也没有忘记沈城人民和老乡对我的帮助与支持。面对三月沈阳突变的疫情,全城停摆,大街小巷空无一人,我带着团队,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免费为当地特困户、孤寡老人、坚守在抗疫疫情一线的社区干部、志愿者,每天坚持给他们送中餐和晚餐,直到疫情解封。
      他的事迹在沈阳新闻和沈阳日报、新媒体等纷纷给予报道。这,就是我们河南籍企业家的风骨;这,就是我们河南人的真正傲骨;这,就是我们辽宁省河南商会会员。我们为你骄傲,我们为你点赞!

      2000年,当经济发达地区忙着喜迎千禧之年,初中毕业的我却面临着继续上学还是外出打工的抉择。那个时候,对于大部分农村家庭来说,上学读书除了不能挣钱,还要花钱,兄弟姐妹四人的学费生活费对家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我看着不善言辞的父亲四处求人借钱,年仅16岁的我咬牙做出了放弃读书,外出打工的决定。揣着几百元钱,就跟着旁院在外开抻面馆的叔叔去了沈阳。由于没有技术、只有初中学历,找份工作并不容易,最后在抻面的叔叔介绍之下,一家小饭馆勉强收留了我。管吃住的学徒工,每月工资仅三四百元,主要负责收拾碗筷。第一天吃饭的时候,那一大锅猪肉炖粉条是真香。很快,东北的冬天来临,寒冷的天气让初到东北的我不及防,由于经常摸水,我的手上生满了冻疮,伸出来手指头就像胡萝卜一样。回家过年的时候母亲抱着我的手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。一年过后,我所在的餐厅扩大经营规模,我用心好学、手脚勤快做上手配菜工作,工资也到了1000多,感觉到自己能帮衬到家里了,这让我很高兴,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。就这样,短短三年,我也从打杂小工一步一步做到了“掌勺”大厨,工资待遇也翻了几番。

      为了多学本领,彻底摸透餐饮行业情况,我又辗转多家餐馆,工资也一步步水涨船高。四年之后,21岁的我找父亲说明了自己开店的想法,准备拿出自己的积蓄还有父亲帮我攒的“老婆本”——结婚用的彩礼钱,一共4万块钱开个餐馆,但遭到了父亲极力的反对。最终,父亲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向我妥协,得到了“投资”的我立刻着手对餐饮市场进一步考察。在了解到当时很多生意火爆的串吧都是以地摊形式存在的,食品安全很成问题后,投资不多,收益周期短的串吧店立刻就吸引到了我的目光,随即,想到开一家主打品质、干净、安全的特色串吧。思路有了,干事的方向感就更强了,选址、装修,多年的餐饮工作经验使得我显得游刃有余,“兄弟串吧”很快开业。让我始料未及的是,串吧开业之初生意就非常火爆,开门仅仅一个半月就赚回了投资的4万余元。
      串吧生意顺风顺水经营了几年后,我在一次外出考察时了解到,外地有把酒吧和串吧融合成为音乐串吧的经营模式,于是决定扩大投资,在沈阳市中心开一家高端音乐串吧,由于对市场的判断失误,经营上顾不过来,音乐串吧的生意赔了80多万元,那时候年轻,没经验,等于兄弟串吧这边挣着钱,音乐串吧那边扔着钱,那段时间日子过得真是煎熬,很多亲戚朋友都劝我转行不干了,但是在哪里摔倒,就要在哪站起来,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盘点了音乐串吧店后,专心经营兄弟串吧,那时候,一到夏天就门外坐满了人,是那一片饭店里客最多的。很多顾客大老远跑过来,不为别的,就因为价格公道、菜品新鲜,火爆的生意引起了周边同行们的嫉妒,先是恶性竞争,一天竞争对手组织了几个地痞流氓酒后对着店子进行了打砸,损失了一万多元,看着一片狼藉的餐馆,我欲哭无泪,忍痛重整旗鼓,第二天又重新开张。
      如果有成功经验的也就是我一条路走到黑,坚持只做一件事吧,同村同乡里出来做厨师的至少三十多口人,如今能坚持的却没有几个,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。曾经在打拼的起步阶段,面对艰难困苦,我也考虑过离开和放弃做餐饮,可想到又不会其他技能,回去又能做什么,而且想到不能回家丢人时,我没有选择退缩与放弃最后还是坚持留下。父亲尽管起初并不看好我的创业,但每遇到挫折,支持最多的也是父亲,他无疑是我最坚强的后盾,常常教导自己做人的道理,鼓励支持自己。
      在沈阳,回民餐厅不多,正宗有特色的更是不多,我是汉族,却经营着多家分店的清真餐厅,是因为一天一个拄拐棍的老太太到我店里问:“小伙,你家卖的有没有羊肉汤?”我说,前面哪哪清真店里有,老太太嫌远,不去。我就开始琢磨,自己能不能开一家清真店?于是就多方请教,考虑周全后说干就干,店面重新装修,高薪聘请回民厨师、服务员。
      说起店名的讲究,与店名相比,我更看重的是饭菜的质量和顾客的口碑,店名很随意,开业前一天,我做了一个梦,梦里有人说你的店子叫金家烧麦指定会火,于是就叫了金家烧麦,价格亲民,口味正宗,很快赢得了市场,生意火爆。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,我做餐饮最看重的就是食品安全,这么多年,开的每一家店,有口皆碑,目前的“明廉小骨羊”这一品牌,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并注册,就是因为总店位于皇姑区明廉路上。
      22年来,从烤串到火锅店,再到今天的连锁餐饮,我创业最大的感慨就是,坚持下来了就是成功,很多事情的成功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看准了就要坚持下去。所有的成功,都必须有几十年的坚持,而这几十年的坚持可以简化为一个“熬”字,只有熬住,才能挺住,最后才能成功,我还要继续“熬”他几十年,把我的这些连锁餐馆变成百年老店!
创业经历分享人:徐海磊  13840350259
通知公告